您正在浏览:主页 > 高手入门 >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方式人群共存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雷霆之怒公益服 来源:http://www.edmi.com.cn 时间:2020-07-03 15:48
宗日遗址发掘现场 每日甘肃网4月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4月8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近日在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共存模式上取得重要成果,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共存模式。本项研究由兰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 宗日文化(距今约5600-4000年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土著文化,宗日先民主要是高原狩猎采集人群后代,但其文化受到从黄土高原西部扩散而来的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前)的强烈影响。宗日文化目前发现51处遗址,海拔全部在2600米以上,而马家窑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宗日先民与马家窑先民通过何种方式共存是此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为理解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新到来的农业人群与高原土著狩猎人群的共存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由于粟黍种植上限的约束,马家窑人群主要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定居,而宗日人群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共和盆地东部从事狩猎活动,二者通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交换的方式得以共存。青铜时代,由于耐寒农作物大麦和家畜羊的传入和利用,狩猎为主的生计方式失去了海拔优势,最终被农牧混合经济所取代,人类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方式人群共存模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研究工作是由学术争论促进的深度国际合作推进的。2015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农业技术革新促进人类在3600年前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研究成果,Jaded’Alpo-im·Guedes博士持有不同学术观点并提出了质疑,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牵头给予了回应。学术争论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并在此后开展了实质性的科研合作。Jaded’Alpoim·Guedes将她指导的研究生JamesNathan-iel送到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联合培养,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合作发表研究成果。此次在《古代》发表的成果,董广辉教授和Jaded’Alpoim·Guedes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显示双方的合作在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牵头在国际著名考古期刊《古代》(Antiquit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任乐乐博士为第一作者,资源环境学院董广辉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aded’Alpoim·Guedes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陈发虎院士、张东菊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RowanK.Flad教授等人为共同作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 据悉,《古代》1927年由英国考古学家O.G.S.Crawford创刊,该刊致力于发表世界范围内的前沿考古研究,是考古学领域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之一,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两大索引共同收录。 研究团队选择在宗日文化命名的宗日遗址通过小面积发掘获得动植物遗存样品,随后开展了系统的种属鉴定与分析工作。结果显示,动物遗存中野生动物骨骼占比达98%以上,可确认的家养动物仅有可用于狩猎的狗,显示狩猎是宗日先民所倚重的生计方式。粟黍种子在植物遗存中占比达96%以上,说明其为宗日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物,与此前人骨碳同位素证据揭示的摄食特征一致。然而,宗日遗址海拔高于现代粟黍种植上限,BT版雷霆之怒页游,其粟黍遗存比例又显著高于马家窑文化遗址,显示宗日先民摄食的粟黍并非本地种植而是通过与低海拔地区马家窑农业人群的交换获得。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的研究在近十年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的研究显示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16万年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人群的主导可延续至约5500年前,直到新石器农业人群扩散到高原东部的河谷地带,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然而,当农业人群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缘河谷后,与高原土著人群通过何种方式共存尚不清楚。
<<上一篇:李雨露首轮公演《刀BT雷霆之怒剑如梦》帅气演绎国风女侠风采 >>
<<下一篇:投融快讯 | 新石器完成近2亿元A+轮人民币雷霆之怒BT版融资 蚂蚁智联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纽睿医美获得天使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