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主页 > 高手入门 > 中吉联合反恐演练:中国武警“山鹰”突击队首战沙场
作者:雷霆之怒公益服 来源:http://www.edmi.com.cn 时间:2019-08-22 09:27
记者注意到,“山鹰”突击队特战队员的臂章和徽标十分显眼。臂章上,一只展翅高飞的山鹰,鹰嘴冲下,鹰爪张开,威武地盘旋在高山和雪地之间,仿佛随时准备俯冲而下,投入战斗。 8月13日,中吉“合作-2019”联合反恐演练在乌鲁木齐近郊某训练基地落下帷幕。这是汇报课目演示中,中吉双方特战队员使用喷火器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赵俊杰 摄 这位曾获得首届“八一勋章”的反恐特战英雄,对于担任“山鹰”突击队首任部队长一职,深感充满挑战。 “这几年,跨国联合反恐演练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队员每次都很兴奋,希望能在交流中收获更多。”提起“合作”系列,参加本次演练的“山鹰”突击队领队何立峰难掩期待:“我们会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按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王刚脸憋得通红,青筋暴露。他一言不发,3天3夜没吃没睡。那天,他没批评一位部下,没说一句丧气话:大纲不完善,就一边训练一边摸索;训练标准不高,就自己带头一起练…… 这场大漠追剿战斗持续长达32个小时,中吉双方混合编成的6支特战小队,采取空中投送和摩托化机动方式,利剑般直插演练区域。在环境复杂、“敌情”不断的联合追剿战斗中,红蓝双方自主进行对抗,重点对卡点阻击、反伏击、反袭击和围剿窝点等4个回合60余种情况进行了全程模拟对抗。 “山鹰”突击队刚组建的那段时间,部队长王刚失眠几乎成为常态。 武警部队情报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联合”是这次反恐演练的一大特点。中吉特战队员混合编组、联合指挥,中吉双方队员配合愈加密切,一声呼唤、一个手语甚至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密切协同,在战斗中双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圆满完成了任务。 直升机低空悬停,全副武装、身着迷彩的特战队员鱼贯而出,索降落地,而后迅速形成战术队形,战斗一触即发…… 此次联合反恐演练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为背景,以联合处置复合式暴恐袭击为重点,中国武警“山鹰”突击队首战沙场,与吉尔吉斯斯坦“黑豹”特战旅协同混编、联合指挥,按照“实战化、对抗化、基地化”模式投入战斗。 武警新疆总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向上向好,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的结果,来之不易。以“山鹰”突击队为代表的武警新疆总队官兵,必须磨砺和提升核心作战能力,震慑打击敌对恐怖势力。他说:“处在反恐第一线,我们要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当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合作”系列成实战化训练品牌 “‘合作’系列联合反恐演练已成为实战化训练品牌。”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武警部队“合作”系列已成功举办多次,中俄“合作-2017”、中乌“合作-2019”等多场联合跨国演练均取得显著成果。 由于思想不统一,训练成效慢,王刚没少挨批。组建之初,将军突然“杀”到部队,立于训练场,要来花名册,直接呼点各个作战分队,拉进“考场”,当场检验,结果自然令人大跌眼镜。 理念的转变,便是提升反恐特战能力的开始。“马匹骑乘”训练课目是“山鹰”突击队的“专利”,也是王刚研判多个反恐经典战例的众多收获之一。高原山地地形复杂,车辆难以通行,马匹是最实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针对高原山地作战,开展与“马匹骑乘”相关的射击训练,在战场上便多了一分胜算。 “‘山鹰’突击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用来表演和作秀的,我们是用来打仗的!”部队长王刚的理念就是练兵场上官兵提速的“强心针”。 将军拂袖而去,只撂下一句狠话:“你们靠什么赢?”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如今,“山鹰”突击队已经初具雏形,经过上级部门严格的考核评估,认为已经初步具备了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 中队长周振对战斗精神有更深的体会:“相比于叠被子、打扫卫生的老传统,练兵备战才是真正的主业。能打敢拼,才是‘山鹰’突击队的最大亮点!”
<<上一篇:特朗普批准向台湾出售66雷霆之怒变态私服架F-16战机,外交部:将采取必要措施 >>
<<下一篇:首次参演!俄军千吨级战舰现身北极军演 >>